【全景网独家】世界环境日专访启迪环境:技术抗疫的零碳无废建设者
发布:2020/6/5 |浏览:3121

微信图片_20200605192929.jpg


全景网6月5日讯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及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口号。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这一年,出席会议的113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名代表建议将大会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020年6月5日,我们迎来第49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世界环境日聚焦“生物多样性”,主题具体为“关爱自然,刻不容缓” 。

值此具有全球意义的纪念时刻,记者采访了环境综合治理科技企业启迪环境(000826)董事长文辉及公司总裁李星文,就企业应对疫情挑战、公司未来发展等话题进行了畅谈,解读环保事业及公司发展的价值与力量。


【技术抗疫 国之担当】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牵动了国人的神经。在抗击肺炎疫情中,来自各行各业的企业做了大量的贡献,以不同方式支援武汉,打响了疫情防控保卫战。

据启迪环境董事长文辉介绍,疫情期间,公司各控股子公司从本职工作出发协助各地政府部门全力开展疫情防控,攻坚克难;20多个省市区近10万余名员工,坚守岗位、齐心抗疫。为避免疫情扩散,公司部分职能部门实行居家办公;为不影响疫情期间污水处理、自来水供应、城市环卫清扫及医疗废弃物处理项目的运营,各相关项目公司人员采取24小时驻厂封闭上班,每日至少三次测温消毒,每天对在岗员工进行体温检测并做记录保存;公司及各级子公司紧急采购筹备防疫防护物资提供给一线员工,保证各项目的正常运营。公司及各级子公司在疫情期间积极与兄弟公司、当地防疫部门、金融机构及监管机构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在各方的协助下,公司通过紧急采购防护用具、申请防疫专项贷款、接受社会各界防疫物资捐助等方式提升项目公司在疫情期间的抗风险能力,尽最大努力保证项目正常运营,保护员工生命健康。 

据介绍,目前启迪环境医废、危废处理项目布局在湖北宜昌、安徽淮南、黑龙江佳木斯、内蒙古通辽等地。疫情期间,部分项目满负荷处置医疗废弃物,运营医废项目总处理量达7300吨/年、危废项目达3.66万吨/年。应武汉市协和江南医院医废处理所需,公司医废处理团队在短时间内建立了紧邻医院的移动医废处理系统,处置能力可达到1.5吨/日, 帮助医院缓解了医废处理和运输的问题。公司尚有医废处理项目在建设当中,建设完成后,公司总的医废处理量将达到106吨/日。公司通过高效管理保证了各项目在疫情期间的平稳运营,为前端医疗服务提供有力保障,项目运营水平经过此次疫情考验,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升。 


【两会建言 国之智囊】


在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上,启迪环境总裁李星文建言:为真正体现污染者付费和使用者付费的精神和原则,就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价格机制和付费机制,理顺和加强相关方在环境治理产业成本费用承担和及时支付中的责任和义务。

在本次访谈中,李星文总裁进一步表示,国家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的发放、居民对生活污水处理费的承担等,均成环境治理相关产业处置成本费用的基础和支撑,这些费用能否覆盖真实的成本,能否及时到位到账,体现了全社会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资源价值与社会价格的不断平衡,决定着环境治理相关产业能否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为真正体现污染者付费和使用者付费的精神和原则,就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价格机制和付费机制,理顺和加强相关方在环境治理产业成本费用承担和及时支付中的责任和义务。

对于应该如何健全付费机制,李星文表示,一方面,从源头把控,实现污染者付费模式,加大环境污染责任。体现了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另一方面,从终端落实,使用者付费模式体现了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双管齐下,从整体上把控环境治理的各个节点,提升各企业环保意识,促进环卫企业迭代速度,释放政府抓手,让环境治理真正在落实到市场监督上,同时,企业也要创新商业模式,探索多种收益来源互补的环境治理新的盈利模式。


【共谋发展 国之希望】


长江经济带作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转型实施新区域,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2019年12月24日,启迪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及三峡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推动水务平台建设,协同股东方优势资源,共同参与长江大保护。

对于此次合作,启迪环境董事长文辉表示,双方的合作是一次战略协同,以推动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和责任,共同成为主业突出、技术领先、管理先进、绩效优秀、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强的世界一流环境企业。

据介绍,在本次战略合作中,各方将在污水处理、管网优化、生态修复、智慧环保等诸多方面,利用各自品牌、管理、技术、人才、资金及其它资源优势,进行水环境治理方面的全方位合作,探索建立流域治理技术的新标准、新规范,并推进新标准、新规范在生态环保行业中的实际应用。

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风险共担”的前提下,发挥“共抓、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产业协同优势,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可循环发展贡献力量。(全景网)